陕西渭南:教师交流为农村校“造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01-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冯丽)“短短一年多时间,两名城区支教老师带动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以前多媒体教室没人用也不会用,现在大家抢着用。”近日,位于秦岭山中的陕西省渭南市大王中心小学校长韩一高兴地对记者说。

    大王中心小学的变化在渭南市农村学校颇具代表性。针对农村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学方式传统、学科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渭南市近年来通过转任交流、跟岗学习、轮流支教等多种方式,源源不断向农村学校输送“活力因子”和“造血干细胞”,增强“造血”功能,促进农村学校自我提升教育质量。

    据统计,2014年以来,渭南市有4021名教师参与交流,其中名师和中、高级教师占交流总数的33.4%,298名校长轮岗,161名教师组成18个团队赴农村和薄弱学校支教。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带到了偏远的农村薄弱校和山区学校,优化、激活了农村教师队伍,给农村学校带来新活力。